
如果进行一个关于“晋朝皇帝知名度”的调查股票配资app下载,我想司马炎和他的儿子司马衷一定会名列前茅。毕竟,司马炎因为《三国演义》而被广泛知晓,而司马衷则因为“弱智皇帝”这个标签被大家津津乐道。相比之下,晋朝的其他皇帝在不太关心历史的群体中,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
但是,如果要评选晋朝一百五十五年中能力最强的皇帝,我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至少可以排在前两名。毕竟,司马绍的能力,比起他的叔祖司马炎,也许并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更强。
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父亲问小朋友:“太阳和长安,哪个远?”
展开剩余84%小朋友回答:“当然是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了,但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来。”
父亲听后很高兴,于是第二天又在很多人面前问:“太阳和长安,哪个远?”
小朋友却答道:“当然是长安远啊。”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父亲却满脸疑惑:“昨天你不是这么说的啊?”这时,小朋友不紧不慢地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但却看不到长安。”
故事就到此结束,虽然没有记载父亲和旁人是怎么反应的,但我猜他们一定感慨万千,眼含泪水。
故事中的父亲就是司马睿,而这个聪明机智的小朋友正是后来成为晋元帝、晋明帝的司马绍。之所以父子间有这样的对话,是因为当时司马绍的父亲司马睿在得知洛阳的消息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而当时年幼的司马绍对这些事情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
那时候,司马绍年纪还小,大概七八岁。能说出这样有深度的回答,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且能解释清楚第二句话,就可以说他是个天才少年。
这样一个天才,自然也引起了当时著名名士、将军王敦的关注。当时,王敦的大军正准备从芜湖出发,沿江向建康进发,而司马绍也摩拳擦掌,准备带领东晋的近卫军(台军)去迎战王敦。
当时的司马绍,才22岁。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充满斗志的年纪,想要亲自带领军队与王敦对抗并不奇怪。然而,问题在于,即便是司马绍的父亲司马睿,也仅仅是口头上威胁要与王敦作战,真正要动手时却没有实际行动。作为太子,司马绍如果贸然去和王敦交战,若发生意外,岂不是让父亲为难?
因此,太子身边的大臣们劝说他,最后才把司马绍从战场上拉回来。尽管如此,王敦入京后依然表现得非常强硬,甚至差点废除太子的位置。原因很简单,王敦意识到司马绍比他的父亲司马睿更有能力,担心他继位后会威胁到自己,所以想尽办法削弱太子的威胁。
不过,王敦最终并未能废除太子,而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不久之后,王敦之乱爆发,司马睿去世,司马绍继位。刚刚上台的他面临的局势非常糟糕:
外部,北方的石勒、石虎和西方的李雄正联合进攻东晋,连越南(当时叫交州)的人也参与叛乱;内部,各地灾难不断,京师发生大火,广东发生蝗灾,死伤人数动辄上万。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王敦的问题。虽然王敦在闹腾一番后返回荆州驻守,但他并不安分。在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的情况下,王敦再次率军上游,要求回京任职。得到批准后,王敦没有继续前往建康,而是停留在距建康更近的姑孰(今当涂),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离开。
而当王敦奄奄一息时,司马绍已准备好再次与他交战。他集结了当时几位战力强大的将领,如祖约、苏峻、陶侃等,带领他们的部队前往京城,准备与从姑孰来的王敦军进行决战。此时,王敦已经失去了指挥能力,指挥军队的完全是一些无能的将领,最终导致王敦军全军覆没。
平定王敦之乱是东晋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这也是东晋皇帝唯一亲自指挥的战役,司马绍在其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
战争开始前,司马绍悄悄离开京城,亲自前往姑孰侦查情况。当时,王敦的士兵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像鲜卑人的陌生人(司马绍的母亲是燕人,他自己可能有鲜卑血统),怀疑他是敌方间谍,于是报告给王敦。王敦一听,立刻派人追击。司马绍意识到自己被发现,立刻策马逃跑,但在途中,他停下来向一位卖饭的老婆婆购买便当,并用水泼在马粪上,还把自己的马鞭交给老婆婆,让她在追兵到来时展示给他们看。当追兵看到马鞭和冷却的马粪时,以为司马绍已经跑远了,便放弃了追击,回去向王敦报告。
司马绍的机智与能力无疑是卓越的。然而,尽管他为东晋做出了如此重要的贡献,最终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王敦之乱平定后不到一年,司马绍就因病去世,年仅26岁。
司马绍的去世对东晋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为他是东晋唯一一位能够压制世家大族、具有真正皇权威严的皇帝。从此以后,东晋再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像司马绍一样与那些强大的世家大族对抗,直到东晋最终灭亡。
说起来真是令人感慨——西晋因为皇族内斗和世家大族的无所作为而灭亡,东晋最初的两个皇帝刚一登基就努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消除了一个隐患;但当他们开始挑战士族时,一个还没成功就早早去世,另一个则因为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更让司马绍感到意外的是,他去世的第二年股票配资app下载,东晋再次爆发了一场与王敦之乱同样破坏力巨大的叛乱。这次叛乱的发生,居然与他自己有直接关系。这个叛乱到底是什么?最终如何解决呢?下次再继续讲。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