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尤其是近年来,特朗普上台后,他原本计划通过在国际上对俄罗斯进行围堵配资公司股票分享,迫使俄罗斯做出妥协。然而,普京却展现出了更强的立场和反击。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特朗普曾亲自与普京进行会谈,希望能够促使停火,但两国始终未能达成协议。特朗普甚至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对普京的耐心已经几乎耗尽。于是,美国在10月22日正式宣布对俄罗斯的石油产业实施制裁,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原本计划与普京会晤的安排也临时取消。
这次制裁的重点是俄罗斯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而这一举措导致俄罗斯主要的两大买家——中国和印度——纷纷暂停购买俄罗斯石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展开剩余82%2025年1月,特朗普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任期,他在上台时明确表示,自己要解决上一任政府未能处理的俄乌冲突问题,甚至曾豪言要在一天之内结束这场战争。今年2月,特朗普与普京进行电话会谈,重点讨论了两国停火的问题。然而,尽管美国展现了强硬态度,俄罗斯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让步。
这种僵局让特朗普在多次公开采访中对普京表示失望,指出每次通话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他还表示美国将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特朗普随后发起了对多个国家的关税战,其中也包括对俄罗斯的重税,并威胁称,只要俄罗斯同意停火,就可能在关税上做出某些宽松。然而,这一举措依然没有产生实质性效果。
今年9月,特朗普提出要对俄罗斯实施金融与能源双重制裁,并表示要对中国、印度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关税。这项计划最终在10月中旬正式实施,美国财政部发布了禁令,明确针对俄罗斯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及其30多家子公司。这一举措还伴随着美国对所有与俄罗斯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进行二级制裁的威胁。
这次制裁的导火索正是美俄在乌克兰停火问题上的谈判分歧,特朗普因此决定取消与普京的会面,表示不愿再浪费时间。美国财政部随即冻结了这两家公司的在美资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占其财政收入的40%以上,这一举措直接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核心,那么这一行动会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中国和印度首先做出了反应。不到一天,中国四大国有油企立即暂停了所有与俄罗斯的石油采购计划。尽管中国外交部当日对美国的单边制裁表示反对,但商务部迅速召开会议评估石油进口的风险。与此同时,印度的三大石油公司也宣布停止从俄罗斯采购石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印度的海运石油订单占到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35%以上。这两个大国的突然停购,直接给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带来了重创,甚至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了震荡。
美国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这一制裁,甚至影响到包括欧盟、中国、印度等国,得益于美国多年来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以美元结算的全球金融规则。以中国的石油公司为例,像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企业都持有大量美元计价的债券和期货合约,一旦与俄罗斯的交易遭到制裁,这些资产可能会瞬间失去价值。印度也面临类似的威胁,如果不站队美国,印度可能会遭遇美国的金融制裁,甚至被排除在全球美元体系之外。
不过,面对中国和印度的暂停采购,俄罗斯表现得相对冷静。他们将这一局面归咎于美国的制裁,称这是合作伙伴国家为了规避美国金融打击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提出了优惠折扣,并表示可以接受人民币结算。
尽管中国和印度的石油企业在第一时间停止了与俄罗斯的采购,但两国也各自保留了后手。印度试图通过阿联酋中转来继续进口石油,并计划使用迪拉姆或人民币结算,以避开美元的追踪。这一举措也可以看作是印度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进行的策略性布局,旨在争取更有利的关税条件。
中国则受到了海运制约,但与俄罗斯之间的陆上原油管道运输并未受到影响。而且,国内本币结算已经超过95%,大大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此外,中国也在努力通过多元化石油采购渠道来应对未来的供应风险,一旦美国或俄罗斯出现断货,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的供应商可以立即填补市场空缺,确保国内工厂的石油供应。
观察美国的做法,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特朗普这次动作看似强硬,但实际上只是利用能源作为施压工具,希望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的政策。然而,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中国和印度已经认识到,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美国这种单边制裁的做法并不可持续。短期内,美国的强硬态度可能让一些国家暂时妥协,但从长远来看,各国最终都会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走势已经相当明确:由于美国的压力,俄罗斯可能会向中国和印度等大买家提供更优惠的价格,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印度则可能在美俄之间反复跳动,以期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争取更好的条件。至于美国放出的狠话,威胁要制裁中国企业,这更多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手段,毕竟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美国目前仍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